一張可以聽到【生與死】的音樂專輯

更新時間:0000-00-00 00:00:00    閱讀:2319

坂本龍一在專輯《async》的現(xiàn)場紀錄片中說:“放松心情來聽便可以。” 面對生死,剛從癌癥的苦痛中康復過來的坂本龍一希望的不過是大家能夠放松心情。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233.jpg

不知死,焉知生?


本文轉(zhuǎn)載自:世界音樂公眾號(allworldmusic)



坂本龍一在專輯《async》的現(xiàn)場紀錄片中說:“放松心情來聽便可以?!?/span>


面對生死,剛從癌癥的苦痛中康復過來的坂本龍一希望的不過是大家能夠放松心情。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244.jpg



海水中的跑調(diào)鋼琴



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歷時五年,貼身跟拍,深度剖析坂本龍一的事業(yè)與生活,對于社會運動的熱切參與,以及貼近死亡對他思想行事上的改變。


他對這個世界的音樂書寫,宛如久唱不衰的的經(jīng)典旋律,持續(xù)帶給世人給深刻的心靈震動。



大部分的人熟知坂本龍一是從《戰(zhàn)場上的快樂圣誕》中那首著名的《Merry Christmas,Mr Laurance》,他也一直在按著要求做配樂,表達別人的視野,創(chuàng)作中受到很多束縛。


“我二十幾歲入行,從沒停下來,休息那么久,還是第一次。”


因為咽喉癌被迫休息的坂本龍一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活多久。這是他人生中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感覺到的是生命的有限。在剩下的時間里,他只做他真正想做的事。


“現(xiàn)在最希望,隨時走都不會后悔。在走之前,盡量多留下來一些作品,有意思的音樂?!?/span>


“100年后,人們還會聽的音樂,這就是我想做的音樂。”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249.jpg


2011年的日本地震海嘯過后,災難現(xiàn)場留下來一架淹在海水中的跑調(diào)鋼琴。


聽聞有這鋼琴捱過了海嘯,是大自然“調(diào)教”出來的聲音,紀錄片開頭,坂本龍一小心翼翼碰著被海水侵蝕的琴弦和琴鍵,說那是鋼琴的尸體,他把那架將垂死鋼琴重新修復放在紐約的家中,并開始利用那臺走音的鋼琴作曲。


內(nèi)心隱約在憧憬一種持續(xù)下去,永不衰減的聲音的坂本龍一,在專輯中自然而然呈現(xiàn)了這架鋼琴與眾不同的聲響。


也許是這架鋼琴在海底曾經(jīng)歷過無以復加的絕望,與坂本龍一體驗到死亡的氣息重疊之后,重新發(fā)出的聲音具有擊中人心底的痛哭的力量。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254.jpg



在他的音樂里,聽見生與死



如果有一張專輯你可以聽見生死,你一定要坐下來好好聽這張音樂專輯《async》。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259.jpg


有人聽過后說這是一張私密到能聽出痛苦,讓人在深夜痛哭的專輯,也有人說不求能夠聽到教授的新曲子,只求從喉癌中重生的他能活得更久一些。


《async》充滿實驗性,這是坂本龍一在透過音樂向大家訴說生死、自然萬物的故事。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305.jpg



親歷生死,他的體悟讓他再次追逐到了不可以明言的創(chuàng)作之巔。


封面中的靜止的時間與無限被延長拉伸的空間,一種絕對的矛盾也孕育了和諧。


聽完整張專輯,讓人不禁腦補,也許坂本龍一是一個團隊,團隊里有著和坂本龍一水平相同,富于想象的作曲家,他們分別是坂本龍一,版本龍二,坂本龍三.....坂本作品風格豐富到讓人懷疑他是否多重人格,一個作曲家如何能創(chuàng)作出如此風格不同,突破自己的曲子,而且水平都保持及其穩(wěn)定。


這正應證了他永不向規(guī)則和權(quán)威屈服的精神,以及他在音樂上不斷的實驗和嘗試。


如他所言:“我是那種非常矛盾的人,一面想完美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而另一面卻非常討厭執(zhí)著于完美,努力的想去破壞?!敝挥胁粩嘞騼?nèi)打破自我的鍛造,才會像坂本一樣能夠保持創(chuàng)作出如此高質(zhì)經(jīng)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




時間是個線性的概念,在坂本龍一天才式的音樂理念和嗅覺下,可以不斷在音樂里被單獨分割出來。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被各種聲音包圍,我們忽視著各種聲音。這張專輯記錄了那些本質(zhì)真實的音色,看似是沒有任何連續(xù)的旋律,可這現(xiàn)世許多人已不再去尋找和聆聽那些最原始的聲音。


用人聲念白,各種無法找到規(guī)律的聲音,自然聲音的采樣,坂本龍一伴隨著一個又一個滿月升起的日子。這張專輯中坂本自己最喜歡的這首《fullmoon》,他將美國作家 Paul Bowles 1949年所作,同時也是自己擔任電影版配樂的《遮蔽的天空》中的念白,用十一種語言循環(huán)疊加,表達了 “人生其實并沒有自己所認為的那么長,但人卻總認為還有無限多次機會?!?/strong>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315.jpg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死,所以我們經(jīng)常將生命當作是一個永不枯竭的井。


然而所有事物只會發(fā)生有限的次數(shù),也許只有一兩次。


你能記住多少次童年中某個特定的下午?那種已經(jīng)成為你生命一部分的下午,甚至沒有它你會無法想象自己的人生。也許最多也就四五次吧,或許更少。


一生中你到底會看到幾次滿月升起?也許20次,然而這些都看似無限?!?/span>


自從患病以來,他自己也在思考這些問題。


他說:“因為你始終無法保存你生命中的一切,那些始終停留在自己生命中的時光,可能也就是那么四五次,可能會更少。”


微信圖片_20181122112320.jpg


不知死,焉知生?


穿過死亡的縫隙,他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接下來,我只想不虛偽造作地活下去”。

該內(nèi)容為非商業(yè)目的的轉(zhuǎn)載分享,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版權(quán)屬其著作權(quán)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正當權(quán)益,請立即聯(lián)系我們刪除。

閃電配音

掃碼免費試音
企業(yè)微信

免費試音

幫我推薦

價格計算

在線下單

開具發(fā)票

不招主播

確認提交

全網(wǎng)全品類皆可配 頂配好聲音

點我咨詢
錯誤